安溪铁观音名扬天下,尤其是“传统工艺”的安溪铁观音更受大家喜爱!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标注为“传统工艺”制作的安溪铁观音。
那么,究竟什么是“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工艺”呢?
何为安溪铁观音“传统工艺”
安溪县政府副县长王金章说,按照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gb/t19598-2006《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制作,就是坚持传统。它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种要正,红芯歪尾铁观音;二是法要正,生态化种植,精细化管护;三是艺要正,做青工艺按“半发酵”来掌控。
敬畏传统,弘扬传统,是安溪铁观音风靡数百年的坚实支点,也是当前巩固市场的坚实支点。回归传统,推动制作工艺从“轻”变“重”,必须从茶园基础管理做起。近年,安溪将茶园土壤改良“改”的重点放在了施有机肥,如种绿肥、施羊粪、牛粪、豆饼豆浆、稻草覆盖等,推行配方施肥、种植黄花菜等,一些企业、合作社通过利用山地养牛、养羊,种植、养殖一体化,既解决了有机肥来源,又增加了收入。
重摇青重发酵传统制茶工艺是体现安溪铁观音兰花香、观音韵独特风味的关键工序,最能体现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色。传统技艺制成的安溪铁观音,滋味醇厚甘爽,茶叶容易保存,深受老茶人喜爱。
传统工艺更凸显安溪原产地特征
在安溪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辉荣看来,要将安溪铁观音与安溪境外的铁观音区隔开来,制作工艺是关键的其中一环。国标中明确规定,铁观音在初制时必须经过采青、晒青、凉青、摇青、揉捻、烘干等程序,这些程序一个都不能省。在国标的基础上,王辉荣进一步弘扬传统制茶工艺,其制作的铁观音,保留了红镶边,红镶边曾被很多人认为会让铁观音带苦,从而将其甩掉;王辉荣还渐渐带领旗下合作社的成员不再使用空调做青,做出来的茶叶更加贴近天然的气息,而且做好的铁观音,即使不放冰箱,也依然能保持鲜爽的滋味。“安溪境外的铁观音只适合做拖酸、消青的口味,却无法做出传统正味的口味。”如果安溪茶人都能严格按照国标制作铁观音,安溪铁观音就能从口感上与外地的铁观音区隔开,安溪铁观音将不愁销路。
铁观音是半发酵产品,国标只对加工的环节进行规定,却并没有明确铁观音的发酵程度,这也造就了安溪铁观音品质的多样性。“但毛茶应具有安溪铁观音特有的‘音韵’等感官特征,成品的汤色应当金黄明亮。”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安溪乌龙茶研究会会长易长青说,这也是国标明确的铁观音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特征。因此,无论品质如何多样,都不能背离这种特征,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工艺最能成就这种品质。据介绍,研究会主要由安溪的制茶大师和制茶能手组成,研究会成立后就重点弘扬传统工艺。目前,研究会内已有不少会员坚持传统工艺制茶,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不再使用空调,并实行四遍摇青法。接下去,研究会还将组织对茶农的培训,让越来越多茶农回归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