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茶,所幸还有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专栏 · 2024年8月15日 · 86 浏览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这是古代诗人刘秉忠的诗句,是对安溪铁观音的香气滋味的最好的诠释。那么,在现代人的眼中,安溪铁观音又是什么模样呢?
“ 高 、妙 ”
在现代文人的视角中,安溪铁观音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茶叶筋骨的象征。“高、妙”,厦门大学教授谢泳在品鉴中,高度评价了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认为其质量与文化相结合,使其超越了其他产茶城市。安溪铁观音的香气复杂多变,如古霞村小店的茶香,变化无穷,引人入胜。
作家萧春雷则强调了铁观音香气的迷人之处和其在茶艺中的地位。他认为,功夫茶艺在安溪铁观音的推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仅传播了茶文化,还提升了民间茶艺的水平,使得安溪茶商将茶艺推向了国际舞台。
安溪铁观音之妙在于其不可捉摸的神秘气息。
一小片安溪铁观音茶叶,含有97种芳香成分,高明的制茶师在制作过程中,每一次“手艺”抑或心情的不同,都能够催化出不一样的香气。对此,谢泳感受尤深:“在厦大晓风书屋边上,有一家感德镇小夫妻俩经营了10多年的茶叶小店——古霞村,生意十分不赖,每回走过路过,远远就能闻到千变万化的茶香。”
天下无茶,所幸还有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的香气很迷人。在所有茶里面,铁观音的香气成分是最复杂的,浓郁悠远,没有一种茶香能与它媲美。”某知名作家笑说,自己是一个老茶客,十年来喝茶的口味年重一年,如今竟至“天下无茶,所幸还有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固然“香飘天下”,然而,铁观音“北伐”“西进”,乃至漂洋过海,所得力的却不仅仅是其“香”。他认为:“安溪铁观音拓展市场版图,功夫茶艺功不可没。”他认为,中国茶艺中,乌龙茶功夫茶艺是最繁复同时也是最顶级的,在中国汉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为体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安溪十万茶商扩大了功夫茶版图,把中国民间茶艺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这是安溪最了不起的地方。
安溪是铁观音的根
喝了20年安溪铁观音的诗人夏炜从2003年开始就深入茶都安溪的大街小巷,走访了诸多茶园、茶店,零距离感受铁观音的香韵,体会铁观音的文化。2006年,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铁观音》带着浓浓茶香问世。
“相比2003年的安溪行,这回来我感觉当地政府对茶产业的推广力度更大,更专注于这片土地及环境生态的探究,可谓寻根寻到了茶的深处。”他对此极为赞赏,他说,中国近几十年发展非常迅速,有些地方的地域文化、历史几被呼啸而过的现代化进程所淹没。然而永续的发展离不开深根和土壤,发展茶产业,不但不能任地域文化被埋葬,还应该进一步挖掘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