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要放慢匆忙的脚步,要放松紧张的心情,最好的方法是泡一壶茶。在西方,饮茶已成为平衡工业革命以来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泡茶是一种慢工。一位日本艺术家带人品日本茶道,看到老妇人蹒跚而来只带一个茶碗,又走出去提来铜壶,然后端出茶盘,每次只带一件东西。艺术家说:“这就是茶道。”主持茶道时,茶师要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每一步骤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国的功夫茶因茶叶不同分12、18、25等多道工序,其中最常见的是以铁观音为例的12道序功夫茶。
品茶也是一种细活。包括目品、神悦、细啜、慢呷等。韩少华最懂其中三昧:“等举茶盏到唇边,略呷了一呷,只觉得淡而且爽;再呷一呷,又感到润喉而且清腑;随后,又细细呷了一呷,这才由心缝里渐渐渗出那么一种清淳微妙的感觉来。”
静里有乾坤,慢中品人生。一缕茶香、悠悠古琴,在清雅的茶香中,任古曲悠扬悦耳,让茶香萦绕鼻间,让人了无杂念,让整颗心都沉浸在琴与茶的对话,心念着周作人在《喝茶》中所描述的优游之境:“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陈梦。”在品茶中享受慢生活,一个慢字,使情志得以陶冶,心情得以调节,身心得以放松,慢慢化解那份浮躁和忙碌的心情,世间浮华、内心惆怅也随之散尽。这一份清静与脱俗,当真是“喝茶树荫下,悠然见蓝天”的境界。
茶的至高特性就是磨去各种鲜爽刺激,内省修行,达到茶道精神所提倡的“清静、恬淡”,往日里积习的浮躁和慌乱则慢慢地被洗涤,给人以宁静,在流动的时间中找到平衡之道,而生活自然就平和了,变得云淡风轻,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了。不浮躁,不随波逐流,能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淡泊宁静,和生活相安,与自己相安。
延长人生的方法之一,是要扇扇鹅毛扇,撩撩长袍,坐下来慢慢品功夫茶。只有放慢脚步,才能看见平日里视而不见之美,看清身边的风景,学会赞美和欣赏,懂得对身边的人和物充满爱意地关照。约翰·列侬的话有点刻薄:“人,如果没有时间来慢生活,那么,他会有充分的时间来生病!”该停下来,品品茶道,我们会发现,站在桥上会看见脉脉的江水很温馨,习习的微风很悠扬,缓缓的游轮很诗意,淡淡的花香更沁心。
泡一杯茶,尝试沉淀自己的逸趣,远离心灵的喧嚣和繁杂。捷克人有句谚语,“悠闲是人在凝视上帝的窗口”。放慢脚步,“越慢,越快活”。你会突然体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的恬淡与自然。